12月29日消息,日前,阿里巴巴旗下的出口電商平臺速賣通發布了2017年假發行業招商公告。明年起,速賣通將對假發行業招商實行審核及許可制,只有符合平臺資質審核及許可的商家才有權限經營及發布假發產品。
這一公告發布,平臺無疑提高了對假發行業賣家的門檻。而這對于賣家而言又會產生何種沖擊或者挑戰?對此,廣東跨境電商協會發成品分會會長任亮發表了他的看法。
任亮表示,假發行業的這條新政,牽動到很多人利益,賣家、工廠、服務商以及平臺方,各方有各方的觀點和利益訴求,但同時也面臨著各方利益的博弈。
他認為,未來假發商業趨向以下4種態勢:
1、有實力的賣家會朝著自建網站的方向發展。
2、中小賣家向其它平臺發展,同時做好自己的基本功,做扎實產品,走向品牌化。
3、地方政府應從推動產業帶的角度打造專業的垂直電商平臺,引導電商賣家朝更加規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提高區域市場的電商賣家水平。
4、平臺方應預留足夠的時間給大家一個緩沖期,幫助中小賣家平穩過渡。
據悉,此次速賣通提高商家的門檻,主要是由于目前整個假發行業缺少行業規范,存在諸多問題。在銷售端,不良賣家把商品以次充好賣給國外消費者,獲得短期利益,給中國制造蒙上陰影;在生產供應端,假發是高污染行業,眾多的作坊式工廠沒有污染排放治理能力;此外,假發行業占比最高的真人發的貨源再生性差,已屬于稀缺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