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日前,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宣布將在近期推出一系列針對跨境電商商品貿易的VAT(value-added sales tax指增值稅)規范化的法案。據歐盟委員會方面透露,這次VAT新法案中包含以下兩個重點內容:
第一,VAT繳納方式改革。在過去,跨境電商賣家需分別向歐盟內不同目標市場國繳納VAT稅,若法案通過,跨境賣家將按季度統一向歐盟結算VAT稅。
第二,取消22歐跨境貿易免稅額度以整治VAT詐騙。在過去,歐盟外的跨境電商賣家銷往歐盟內產品,只要貨值低于22歐元,均能免繳VAT稅款。法案推出后,跨境賣家任何貨值的產品均需向歐盟繳納VAT稅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英國和歐盟均針對VAT稅收流失對各大電商平臺發出警告,并實施一系列監管措施來規范跨境賣家繳納VAT,但這是歐盟在今年首次拿出具體的VAT稅改方案去改變這個VAT繳稅現狀。
目前,歐盟不同國家都有自己的稅率標準。對于向歐洲出口產品的中國賣家來說,需繳納的實際VAT=銷售稅VAT—進口增值稅(IMPORT VAT)。進口增值稅(IMPORT VAT)=(申報的貨物價值+頭程運費+關稅)×20%(進口增值稅賣家是可以申請退回的)。而通常銷售稅VAT是指貨物賣出后,要上繳的售后稅,不同類別的產品收取的增值稅費率也不同,絕大多類產品按20%計。在歐盟市場,一般銷售稅VAT由客戶承擔的,即:銷售稅VAT=產品定價(稅前價格)×20%(這是客戶承擔的)。
歐盟委員會方面認為,有不少國外公司通過在Amazon和eBay等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往歐洲,導致歐盟產生巨大的VAT稅收缺口。HDE(德國貿易協會)主席Stefan Genth曾在公開場合中指出,每年因跨境電商貿易損失的稅額已高達5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