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中國政府網獲悉,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廣州、深圳、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蘇州12市新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下稱“綜試區”),復制推廣杭州“六大體系兩大平臺”經驗做法。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是我國近年發展最為迅猛的外貿新業態,設立綜試區的目的是用新模式為外貿發展提供新支撐。2015年3月,我國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第一批也是全國首個綜試區。杭州隨后推出了55項創新政策舉措。截至2015年11月底,杭州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從2014年的不足2000萬美元快速增至30.4億美元。上線備案傳統外貿企業數量大幅增加,產業集聚和帶動效應開始顯現。
國新辦8日舉行新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有關情況政策吹風會透露,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12市將復制杭州經驗。一是構建六大體系,包括企業、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等信息互聯互通的信息共享體系,一站式的在線金融服務體系,全程可驗可測可控的智能國際物流體系,分類監管、部門共享和有序公開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以及為企業經營、政府監管提供服務保障的統計監測體系和風險防控體系。
二是建設線上“單一窗口”和線下“綜合園區”兩個平臺,實現政府部門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匯聚國際物流、金融等配套設施和服務,為跨境電子商務打造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新模式釋放市場活力,促進企業降成本、增效益,支撐外貿優進優出、升級發展。
我省包括廣深在內的多個城市跨境電商近來發展迅猛。廣州市財政從2013年起連續5年每年投入5億元扶持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發展。2015年1—10月,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10億美元,增長9.2倍。全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已有777家,超過500家企業進駐跨境電商園區。全市跨境電商體驗店或展示店從無到有,迅速涌現出超過20家。
深圳是典型跨境電商出口城市,每天有200萬個裝有數碼產品、電子配件等的小包裹通過各種物流途徑進出境。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目前擁有獨立B2C企業和大賣家超過5000家,活躍賣家數占全國40%。2015年1-6月,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31.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31.65%。